最近科技圈有个事儿挺值得琢磨 —— 小米把多枚 “kimi” 商标转给了北京月之暗面科技有限公司。可能有人会问,“kimi” 这名字听着挺耳熟,小米早在 2013 年就申请了商标,为啥现在突然转手?咱先把这事的来龙去脉捋一捋。
![图片[1]-小米为啥突然转让 “kimi” 商标?小米为啥要这么做?-赢政天下](https://www.winzheng.com/wp-content/uploads/2025/06/20250603132204753-image.png)
一、商标转让到底啥情况?
从天眼查这些平台能看到,小米这次转让的 “kimi” 商标可不简单。最早申请是在 2013 年,到现在多数都已经注册成功,涉及的领域还挺广,像通讯服务、广告销售、教育娱乐这些都涵盖了。而接手的北京月之暗面科技,成立于 2023 年 4 月,虽说年头不长,但人家有个挺厉害的产品 ——2023 年 10 月推出的 “Kimi” 智能助手,主要做学术论文翻译、法律问题分析、API 文档解读这些专业事儿,一听就挺有技术含量。
你看啊,商标转让现在已经进入公告阶段,差不多法律程序快走完了。这事儿可不是小事,毕竟商标就像品牌的 “身份证”,尤其是 “kimi” 这种注册了十年的商标,肯定有不少故事。
二、小米为啥要这么做?
咱都知道,小米平时对商标保护挺上心的,之前 “小米零度” 商标侵权案还获赔 3000 万元呢。那这次为啥舍得把 “kimi” 商标转让出去?我觉得啊,这可能和小米的战略调整有关。
小米这些年业务挺多,手机、智能家居、汽车等等,需要聚焦的地方不少。“kimi” 相关的商标涉及的领域,可能不是小米现在的核心业务。把非核心类别的商标转让出去,既能优化资源配置,让精力更集中在主业上,又能避免商标闲置,挺划算的。就好比一个人有很多工具,把不常用的交给更需要的人,自己专心用趁手的工具干活,这思路挺清晰的。
三、月之暗面科技捡到宝了?
再说接手的月之暗面科技,这波操作对他们来说好处可不少。首先,有了 “kimi” 商标,他们的智能助手产品就有了更明确的品牌支撑。以前可能有人会疑惑,“Kimi” 到底和小米有没有关系,现在商标一转让,品牌归属明明白白,用户信任度说不定能提升不少。
而且啊,月之暗面科技最近挺活跃的,和小红书这些平台合作推广,还调整模型服务价格,明显在智能助手市场积极布局。有了商标这个 “护身符”,他们在市场拓展上能更有底气,不用担心品牌方面的纠纷,可以更专注于产品研发和市场推广。你想啊,在竞争激烈的 AI 领域,有个响当当的品牌做支撑,那优势可不小。
四、这波操作对行业有啥启示?
从行业角度看,这种商标转让其实挺有参考价值。现在科技公司业务多元化,难免会有一些非核心的商标、专利之类的资源。把这些资源转让给更需要的新兴公司,既能让资源得到更好的利用,又能促进整个行业的发展,算是一种双赢的局面。
就拿这次来说,小米专注核心业务,月之暗面科技在 AI 领域发力,说不定以后能做出更厉害的产品。这也说明,在商业竞争中,懂得取舍很重要,把合适的资源放到合适的地方,才能发挥最大的价值。
个人观点:这波操作挺明智
在我看来,小米转让 “kimi” 商标,其实是一种很务实的战略选择。一方面,自己能轻装上阵,聚焦主业,把优势发挥到极致;另一方面,也给了月之暗面科技一个很好的发展机会,让 “kimi” 这个品牌在 AI 领域发光发热。
商业合作本来就讲究优势互补,这次商标转让说不定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。未来啊,说不定会有更多类似的操作,让资源在市场中得到更合理的配置。咱就等着看,月之暗面科技拿到 “kimi” 商标后,能在智能助手市场搞出什么大动作吧。
© 版权声明
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,未经允许请勿转载。
THE END
暂无评论内容